linux怎么查看本机内存大小
944
2022-10-01
爱数私有云盘 AnyShare 部署(一)
说起云盘,目前我国市面上有很多不同的产品类型,我们比较常见的公有云云盘:百度、腾讯、小米、360 等等,云盘在企业这一块就比较多了,接下来我为大家浅解一下国产中做得比较好的企业云云盘---上海爱数云盘 AnyShare。
AnyShare 的界面友好及使用性、稳定性方面,本人觉得还是非常好的,功能也十分强大,可以结合企业的 AD 组织目录架构、4A 认证平台进行验证等等管理,对文件的管理颗粒度也是非常细的。
AnyShare 的部署方式,包括私有云部署、公有云部署和混合云部署。
AnyShare 的部署成功,我们离不开三大块:服务器+底层操作系统+AnyShare。
今天进行服务器配置浅解,在这推荐大家使用国产华为服务器,华为的服务器与AnyShare的部署结合度是最高的,可以大大提高部署的成功率与稳定性。网络上也有很方法与教程。
以下为第一块内容:服务器配置(华为H22H05)。
一、开启服务器,按键盘上的 Delete 键进入设置界面,输入密码 Admin@9000 (默认密码),继续下一步
二、选择 BIOS Configuration,回车确认,继续下一步
三、进入BIOS界面,选择 Boot 项,选择 Boot Type 回车确认,进入下一步,设置启动模式为 UEFI Boot 后,按 F10 保存退出,继续下一步
四、返回 BIOS 首页界面选择 Device Manager 项,回车确认,继续下一步
五、进入 MegaRAID 卡设置,继续下一步
关于RAID的区别如下,知道可以略过
RAID技术主要包含RAID 0~5等数个规范,它们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常见的规范如下几种:(RAID的介绍摘自于百度文库)
RAID 0 :
级别组合了两个或多个硬盘,组合方式是用户数据被分割成多个可管理单元。这些单元被分割到 RAID 0 阵列的不同驱动器中。就像是送快递一样,以前只有一个快递小哥送快递,现在有了更多的快递小哥进行送快递,效率自然就会提高很多。但是,RAID 0 阵列中没有存储冗余信息,一但其中一个硬盘出现故障后,硬盘的所有数据都会丢失。因此,安全要求较高的服务器一般都不使用 RAID 0。
RAID 1:
可以理解硬盘有了镜像功能,相同的数据同时存储在两个硬盘上(100%冗余)。当一个磁盘驱动器发生故障时,在另一个磁盘上可立即获得数据,从而无损数据完整性。当原始数据繁忙时,系统还可以从备份中读取数据,因此 RAID 1 可以提高读取性能。大大的提高了效率与安全性。
RAID 2:
是RAID 0的改良版,以汉明码(Hamming Code)的方式将数据进行编码后分割为独立的位元,并将数据分别写入硬盘中。RAID 2是为大型机和超级计算机开发的带汉明码校验磁盘阵列。它是将数据条带化地分布于不同的硬盘上,条块单位为位或者字节,并使用“加重平均纠错码”的编码技术来提供错误检查及恢复,这种纠错码也被称为“海明码”。海明码需要多个磁盘存放检查及恢复信息,使得RAID2技术实施更复杂,因此在商业环境中很少使用。
RAID 3:
同RAID 2非常类似,都是将数据拆分并分布于不同的硬盘上,区别在于:RAID 3使用简单的奇偶校验,并单独使用一块磁盘存放奇偶校验信息。如果其中的一块数据磁盘失效,奇偶盘及其数据盘可以重新计算出损失的数据并还原到磁盘上;RAID 3对于大量的连续数据可提供稳定的传输率,但对于随机数据来说,奇偶盘会成为写操作的瓶颈。
RAID 4:
与RAID 0非常相似,数据分割在各磁盘之间。不同的是RAID 4使用一块硬盘作为奇偶校验盘,当其中一个数据盘发生故障时,丢失的数据通过剩下的有效数据盘以及奇偶校验信息计算后存取。这种备份数据的方法好比我们在打印文件的同时,另外给打印过的文件作个清单,当其中的某份文件丢失时,可以按照清单的记录来恢复文件。此方法比RAID 1中的备份方法要复杂一些,而且此技术的不足点是每次写操作都需要访问奇偶盘,这时奇偶校验盘会成为写操作的瓶颈,因此RAID 4在商业环境中的应用也很少。
RAID 5:
与RAID 4的读写磁盘过程相似,每次写操作都需要访问奇偶盘,但因为RAID 5磁盘阵列中的奇偶校验数据分割在各磁盘之中。这样一来当同时有多个读写操作时,每个操作会被平均分配到不同的磁盘上,这样就提供了更加平衡的吞吐量。RAID 5与RAID 4的安全级别相同:其中一个磁盘发生故障时,所有的数据完全可用。丢失的数据通过有效数据以及奇偶校验信息计算得出。
RAID 0及RAID 1由于实现的成本较低主要适用于PC等家用电脑中;
RAID 2较少使用由于实现技术复杂,所以目前很少用到;
RAID 3及RAID 4适用于大型服务器及影像系统中;
RAID 5多用于金融机构等与大型数据处理相关的企业中;
RAID 6、RAID 7,乃至 RAID 10 等,都是厂商各自研发,并无一致的标准。
我们常见的主板自带的阵列芯片或阵列卡能支持的模式有:RAID 0、RAID 1、RAID 0+1。
RAID 0 是无数据冗余的存储空间条带化,它将所有硬盘构成一个磁盘阵列,可以同时对多个硬盘做读写动作,但是不具备备份及容错能力,具有成本低、读写性能极高、存储空间利用率高等特点,在理论上可以提高磁盘子系统的性能。
RAID 1 是两块硬盘数据完全镜像,可以提高磁盘子系统的安全性,技术简单,管理方便,读写性能均好。但它无法扩展(单块硬盘容量),数据空间浪费大,严格意义上说,不应称之为“阵列”。
RAID 0+1 综合了 RAID 0 和 RAID 1的特点,独立磁盘配置成 RAID 0,两套完整的RAID 0 互相镜像。它的读写性能出色,安全性高,但构建阵列的成本投入大,数据空间利用率低,不能称之为经济高效的方案
六、选择 Main menu ,回车确认继续下一步
七、选择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回车确认,继续下一步
八、选择 Create Virtual Drive 回车确认,进入创建( 如果是清除以前的 RAID 配置,请选择 Clear Configuration )RAID界面
九、选择 Select RAID Level,回车确认,选择 RAID1,回车确认继续下一步
十、选择 Select Drivers,回车确认继续下一步
十一、进入选择磁盘界面,选择 Select Media Type,回车确认,进入介质选择界面,选择 SSD,再次回车确认继续下一步
十二、分别选中两个 SSD,回车确认,分别设置两个 SSD 为 Enable 状态
十三、选中 Apply Change,回车确认继续下一步
十四、选中 Save Configuration,回车确认继续下一步
十五、回车确认保存更改,继续下一步
十六、回车确认保存配置,Virtual Driver 创建完毕
备注【经验分享】:
由于 AnyShare 是采用软件方式部署,所以采用 Swift 模式
AnyShare 的 Swift 模式不支持硬盘直通模式 JBOD Mode
在服务器中,一般第 1、2 块硬盘采用 SSD 硬盘作为 AnyShare 系统部署与数据交互管理,故采用 RAID 1 模式,可以有效提高 AnyShare 的处理能力与数据容错能力。而其他数据盘由于 AnyShare 机制因素,采用3副本的存储管理模式,所以必须用 RAID0 模式。服务器配置至少3块千M网卡,64GB内存,多核CPU,方能满足部署条件。
十七、选择 Auto Configure RAID 0 ,回车确认,将系统中所有的数据盘统一设置为 RAID0 模式。创建完后,选中 Apply Change 和 Save Configuration 进行应用与保存。
十八、连续按 Esc 键返回首页界面,选择 BIOS Configuration,回车确认继续下一步
十九、选择 Boot,设置 boot type 为 legacy boot,设置完成后,按 F10,保存退出。此步后,服务器配置全部完成,接下就可以部署底层操作系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