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云原生快速实现多地部署

网友投稿 252 2022-10-11

如何利用云原生快速实现多地部署

作者张珊,腾讯云容器前端开发工程师,日常负责腾讯云边缘容器 TKE@edge 相关控制台前端开发,同时也开发前端工程化相关工具。

问题背景

在边缘计算场景中,往往会出现一个集群管理多个边缘站点(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计算节点)的情况。每个站点都可以为用户提供一套完整业务功能。由于受到网络限制,有业务联系的服务之间不希望或者不能跨站点访问。为了每个边缘节点都能提供一套完成功能,一个边缘站点都会去部署一组有业务逻辑联系的服务,如果使用原生 K8s 进行管理, 无法直接控制 Deployment 的 Pod 创建的具体节点位置,需要通过统筹规划节点的亲和性来间接完成;当边缘站点数量以及需要部署的服务数量过多时,管理和部署都将极为复杂,乃至仅存在理论上的可能性。

解决方案

腾讯云边缘容器服务 (Tencent Kubernetes Engine for Edge,简称 TKE@edge)是腾讯云容器服务推出的用于从中心云管理边缘云资源的容器系统,它开拓性地提出 ServiceGroup 的解决方案。ServiceGroup 可以便捷地在同集群的不同机房或区域各自部署一组服务,并且使得各个服务间的请求在本机房或本地域内部即可完成,避免服务跨地域访问。

要理解 ServiceGroup,可能需要先了解以下几个概念:

可以看到 ServiceGroup 方案的核心点是实现 DeploymentGrid 和 ServiceGrid 两个 CRD:

首先定义了资源字段,基本字段和 Deployment 和 Service 一致,并额外添加了 gridUniqKey 字段; 其次实现相应的controller:DeploymentGrid controller和 ServiceGrid controller,不断将创建的 DeploymentGrid 和 ServiceGrid 资源调和到期望的 Deployment 和 Service,并且联合 ServiceGrid,DeploymentGrid 上的gridUniqKey字段和节点的标签, 将 Deployment 部署在每个 NodeUnit 内。

那么如何保证流量限制在节点组的范围内呢?application-grid-wrapper 组件可以帮助实现。该组件代理 kube-proxy 的请求,同时监听 apiserver 的 node、service 和 endpoint 资源。根据 pod 信息中所属 Node 是否与当前节点共属相同的 NodeUnit 做不同的处理:

如果 pod 所属的 Node 与当前节点属于相同的 NodeUnit,则将该资源信息转发给下游的 kube-proxy,kube-proxy 会按照原先的流程创建对应的路由表; 如果 pod 所属的 Node 与当前节点不属于相同的 NodeUnit,则 application-grid-wrapper 会拦截该信息,同时不转发给 kube-proxy;

这样一来,虽然用户查看 endpoint 的时候能看到整个集群内该 service 所含的所有 endpoint,但是实际上节点的 service 的路由表项只含有相同 NodeUnit 内的节点的相关表项;这样就保证了 NodeUnit 内的服务的互相访问一定会限制在当前 NodeUnit 范围内,从而避免跨节点组或者跨机房跨地域访问的问题。

使用指南

TKE@edge 团队已经实现 ServiceGroup 功能并且将其产品化,具体操作如下:

假设已在腾讯云控制台创建边缘集群,并且该集群下已有节点;如果不清楚如何创建,可以参考 边缘集群文档。

步骤1:创建DeploymentGrid

步骤2:创建ServiceGrid

步骤3:创建NodeUnit

通过上述操作,我们就划分了两个 NodeUnit,并且每个 NodeUnit 都部署 wordpress 服务;在节点内通过 service-name 访问也只会将请求发向本组的节点。

小结

本文从问题产生、方案设计和实际演示介绍 ServiceGroup 相关原理, 以及如何使用 ServiceGroup 简单快捷实现多地部署。

参考文献

边缘集群官方文档:https://cloud.tencent.com/document/product/457/42889 【从0到1学习边缘容器系列】之边缘应用管理:https://mp.weixin.qq.com/s/MUSNACSkeoxAlViltXPO7A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通过条件访问启用Azure多因素身份验证
下一篇:Java中的maven和gradle的比较与使用详解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