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怎么拦截某个对象
333
2022-10-28
基于DSP与CPLD的I2C总线接口的设计与实现
1 I2C通信协议
在数据传送过程中,必须确认数据传送的开始和结束信号(也称启动和停止信号)。当时钟线SCL为高电平时,数据线SDA由高电平跳变为低电平则定义为"开始"信号;当SCL为高电平时,SDA由低电平跳变为高电平则定义为"结束"信号。开始和结束信号都由主器件产生。在开始信号以后, 总线即被认为处于忙状态;在结束信号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总线被认为是空闲状态。
在I2C总线开始信号后,依次送出器件地址和数据,I2C总线上每次传送的数据字节数不限,但每一个字节必须为8位,而且每个传送的字节后面必须跟一个认可位(第9位),也叫应答位(ACK)。从器件的响应信号结束后,SDA线返回高电平,进入下一个传送周期。关于I2C总线协议的详细说明请参看参考文献。
2 设计方案
本文以DSP芯片ADSP21992与时钟芯片PCF8583的控制接口为例,说明基于CPLD的I2C总线接口设计方案。
2.1 系统结构设计
系统的基本功能是通过CPLD的I2C总线接口完成ADSP21992(主控芯片)与PCF8583的数据交换。系统框图如图3所示。
2.2 I2C核
I2C核原理示意图如图4所示。
I2C核的关键技术是:
①用计数器和全局使能信号EN配合触发进程。
由于I2C核的片选信号EN是由触发产生的,不能象电平信号一样由DSP的I/O控制,因此只能通过精确的计数器定时和读/写使能信号共同判别控制。
读/写使能信号WR_EN/RD_EN也象EN那样由触发产生,因此也要用同样的方法判别。
②同步时钟的产生。
从图2中可以看到,数据在同步时钟的高电平脉冲时必须保持稳定,如果此时发生变化将会被视为一个控制信号,而通信也会被中断。因此,同步时钟的高电平脉冲一定要在有效数据的中间出现。而所需的控制信号必须在同步时钟正脉冲的时候出现。
③对数据总线进行三态设置。 因为SDA和DSP_DATA都是双向数据线,在写SDA和DSP_DATA的进程中必须设置高阻态,否则会出现数据线状态"不确定"。
2.3 DSP与CPLD的接口模块
根据DSP的时序,DSP与CPLD之间必须根据双方(ADSP21992和PCF8583)的时序制定一个握手协议。当读程序时,由于I2C总线协议只能支持最高400kbit/s的传输速率,而DSP的同步时钟可达几十兆赫。因此,DSP必须等到I2C核把PCF8583的数据读到CPLD后才能获得正确的数据(这里可以通过设立一个忙标志来实现)。而当写程序时,为了节约CPLD的资源(数据缓存特别占用资源),可以设置DSP定时输出数据给I2C核,让I2C核的一次只送一个数据。
2.4 硬件设计
此I2C核可外挂多个带有I2C总线接口的芯片,可以通过发送不同的器件地址来选择。SDA和SCL线必须接上拉电阻。此外,同步时钟不能太高,否则会影响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2.5 时序
(1)I2C核时序
以写为例,I2C核时序如图5所示。
PCF8583的数据是8bit一个存储单元,共256个字节,所以只需要8位地址,而且器件本身有两种寻址方式:一种是从指定地址开始递增寻址,另一种是从首地址开始递增寻址。两种寻址方式的时序是不一样的,如图6所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