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roteus的Arm处理器的SPI接口实现

网友投稿 239 2022-10-31

基于Proteus的Arm处理器的SPI接口实现

引言

1 Proteus简介

④具有强大的原理图绘制功能。能够进行SCH(原理图)和PCB(印刷板)电路的设计。

2 Proteus环境下的原理图设计

3 程序代码的编写

程序代码的编写主要分4个部分进行:

①LPC2106的初始化代码;

②LPC2106异常向量入口及异常向量与C语言代码的接口,包括初始化堆栈的代码;

③LPC2106目标板特殊的代码,包括异常处理程序和目标板初始化程序;

④根据实例要求并结合原理图,编写实现预期功能的代码,即通常的执行代码,代码文件保存为“main.C”。

通常为了节省开发的时间,一般用设计好的工程模板,这里使用LPC2100系列工程模板。模板中包含LPC2100系列ARM7微控制器的启动文件,包括 STACK.S、HEAP.S、STARTUP.S和TARGET.C;模板还包含LPC2100系列ARM7微控制器的头文件,分散加载描述文件(如 mem_a.scf、mem_b.scf和mem_c.scf)等等。这样在以后的程序代码编写时就可以直接使用这些工程模板,而不用再编写初始、启动等程序代码了,只需根据不同的要求编写“main.C”就行了,因而节省了大量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这里主要说明“main.C”的编写,要实现的功能是使用硬件SPI接口输出0~F的数据,通过74HC595控制LED数码管显示0~F字符,同时控制4个LED显示对应的十六进制数。程序源代码如下:

4 仿 真

结 语

本文结合一个简单的SPI接口实验详细说明了Proteus在ARM开发中的应用。可以看出,Proteus功能十分强大,能仿真各种数字模拟电路,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使用Proteus进行ARM的虚拟开发,不仅可以减少实验硬件资本的投入,还突破了实际开发板中实验内容的局限性,使开发者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使用Pro—teus仿真进行系统虚拟开发成功之后再进行实际制作,无疑可以提高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提升开发速度,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从 DevOps 到 Serverless:通过“不用做”的方式解决“如何更高效做”的问题
下一篇:Knative 实战:一个微服务应用的部署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