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总线标准接口与布线规范

网友投稿 361 2022-11-02

CAN总线标准接口与布线规范

随着CAN总线技术的应用愈发广泛,不仅涉及汽车电子和轨道交通,还包括医疗器械、工业控制、智能家居和机器人网络互联等,当然我们的工程师也被各种奇葩的总线问题困扰,与其后期解决问题,不如前期有效规避。

一、常见的CAN总线标准接口

CAN总线接口已经在CIA出版的标准CIA 303_1进行明确规定,熟知接口定义有助于提高自身产品和其它设备兼容性。

1. DB_9端子

图 1 DB_9接口定义

2. OPEN_5端子

图 2 Open_5接口定义

3. M12端子

图 3 M12接口定义

图3是M12形式的接口定义,在这里可能没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点,还有就是除了5pin的接口还有8pin、9pin、10pin和12pin的接口,具体的定义不在赘述,可参考标准CIA 303_1。

二、CAN总线布线规范

如果你是一个CAN总线的入门小白,下面的总线布线规范,你可能得收藏起来,在你组网布线的时候时不时拿出来看看,相信对你会非常有帮助。

1. CAN总线布线形式

1)“手牵手”式连接

图 4 “手牵手”式连接

“T”型连接

图 5 “T型”连接

“T型连接”的布线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分支的长度,一般波特率在1M的情况下,分支长度最好不要超过0.3m,如果需要增加分支长度,可以降低通讯速率或者使用(CANbridge+)中继器延长距离,一般情况分支布线的情况符合图 5即可。

图 6 分支距离和波特率的关系

3)星型拓扑结构

图 7 星型拓扑结构

对于星型拓扑结构来说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分支的终端电阻的匹配,一般等距离分支终端电阻R=N(分支数)*60即可,如果不等距,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匹配,星型组网一般推荐使用(CANHUB-AS4)集线器,能够有效隔离子网络的干扰,延长通讯距离。

2. 组网功能实现

选好组网的形式之后,那么我们就要考虑实际组网后的功能是否能够满足需求,接下来我就通过一个案例来跟大家简单分享一下;

图 8 组网示意图

1)增加中继设备(Can Bridge+),一般传输距离增加一倍;

现在我们基本上解决组网形式和传输的问题,可能大家忽略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传输线缆的选择,到底是用多粗的线缆、是否屏蔽、双绞线还是平行线呢?

其次就是终端电阻对总线的影响,不能只记着120欧的终端电阻,也应该根据不同长度和电缆的选择合理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yyds干货盘点#CNCF路线图——Trail Map
下一篇:mysql事务及引擎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