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磁盘管理与文件系统

网友投稿 266 2022-11-02

第五章 磁盘管理与文件系统

​本章结构​

​■磁盘基础​

​■检测并确认新硬盘​

​■规划硬盘中的分区​

​■创建文件系统​

​■挂载、卸载文件系统;​

​硬盘结构 ​

​硬盘的物理结构​

​硬盘的数据结构​

​每个扇区存放512字节​

​MBR与磁盘分区表示​

​主引导记录​

​分区表有4个分区记录区,每个分区记录占16个字节​

​LINUX中将硬盘、分区等设备均表示文件​

​磁盘分区结构​

​硬盘中的主分区数目只有4个​

​主分区和扩展分区的序号限制在1 ~4.​

​扩展分区再分为逻辑分区​

​逻辑分区的序号将始终从5开始​

​文件系统类型​

​■XFS文件系统​

​存放文件和目录数据的分区​

​高性能的日志型文件系统​

​●CentOS 7系统中默认使用的文件系统​

​■SWAP,交换文件系统​

​●为Linux系统建立交换分区​

​■Linux支持的其它文件系统类型​

​●FAT16、FAT32、NTFS(不限,要安装ntfs的工具)​

​●EXT4、JFS.(UNIX 收费)

​检测并确认新硬盘

fdisk -l 【磁盘设备】或 fdisk [磁盘设备]

​交互模式常用指令 m p n d t w q​

fdisk -l查看硬盘的整体情况和分区情况

​Device:分区的设备文件名称。

​Boot: 是否是引导分区。若是,则有“*"标识。

​Start:该分区在硬盘中的起始位置(柱面数)。

​End:该分区在硬盘中的结束位置(柱面数)。

​Blocks: 分区的大小,以Blocks (块)为单位,默认的块大小为1024 字节。

​Id: 分区对应的系统ID号。83表示Linux 中的XFS分区或EXT4 分区、8e表示LVM逻辑卷。LVM是Linux操作系统中对磁盘分区进行管理的一种逻辑机制,与之相关的知识将在后面的章节介绍。

​System: 分区类型。识别到新的硬盘设备后,就可以在该硬盘中建立新的分区了。在Linux .操作系统中,分区和格式化的过程是相对独立的,关于格式化分区的操作将在后续内容中讲解。

不重启加载新建的硬盘磁盘添加完成,进入系统,使用下面命令扫描SCSI总线

创建系统文件(格式化)

​mkfs -t xfs /dev/sdb1 和mkfs.xfs /dev/ sdb1

​SWAP创建系统文件

​mkswap /dev/ sdb5      #创建分区

​swapon是开启swap          注: /dev/sdb2 (swap分区)

​swapof是关闭swap               注: /dev/ sdb2 (swap分区)

​swapon-s                       #查看每个分区的swap状态信息

​free-m                          #查看总的swap状态信息​

交互模式中的常用指令​

​fdisk指令说明Command (m for help):  m        #输入m指令

​a      toggle a bootable flag                #设置可引导标记

​b      edit bsd disklabel                      #修改bsd的磁盘标签

​c      toggle the dos compatibility flag    #设置DOS操作系统兼容标记

​d      delete a partition                  #删除一个分区

​l        list known partition types         #显示已知的分区类型,其中82为Linuxswap分区,83为Linux分 区

​m      print this menu                #显示帮助菜单

​n       add a new partition          #增加一个新的分区

​o       create a new empty DOS partition table   #创建- - 个新的空白的DOS分区表

​p       print the partition table       #显示磁盘当前的分区表

​q       quit without saving changes    #退出fdisk程序,不保存任何修改

​s        create a new empty Sun disklabel     #创建--个新的空白的Sun磁盘标签

​t        change a partition's system id            #改变一个分区的系统号码

​u        change display/entry units           #改变显示记录单位

​v         verify the partition table            #对磁盘分区表进行验证

​w         write table to disk and exit        #保存修改结果并退出fdisk程序

​x          extra functionality (experts only) #特殊功能,不建议初学者使用​

n是开始创建第一个分区

p 选择创建的为主分区

1设置主分区编号

直接按Enter 键接受默认值

​创建分区大小

分区不能格式化

​创建文件系统 ​

​mkfs命令

Make Filesystem 创建文件系统

mkfs -t 文件系统类型 分区设备  (格式化)

mount命令

挂载文件系统、ISO镜像到指定文件夹

mount -t类型 存储设备 挂载点目录

mount - o loop ISO镜像文件 挂载点目录

把dev/sdb1 挂载到home/fuyou 下

unmount命令

卸载已挂载的文件系统       取消挂载

改动后要查看改分区是否成功

扩展:

​ lsblk    以树形查看磁盘分区​

blkid     查看磁盘的UUID   唯一

mkswap 命令

make swap 创建交换文件系统

删除分区 d  如果删错直接q 不退出

gdisk命令交互模式中的指令(扩充)​

​b将GPT数据备份到一个文件

​c更改分区名称

​d删除一个分区

​i显示分区详细信息

​l列出已知分区类型。此处8200是Linux swap, 8300是Linuxfilesystem (对应fdisk的82和83)。还有一-个8e00是Linux LVM

​n增加一个新的分区。创建一个新的空白的GPT分区表

​p显示当前磁盘的分区表

​q退出gdisk程序,不保存任何修改

​r恢复和转换选项(仅限专家)

​ s排序分区t改变分区的类型

​v验证磁盘分区表

​w将分区表写入裁判并退出(保存并退出

​)x额外功能(仅限专家)

​?显示帮助信息​

扩充df命令

1.作用df命令用来检查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占用情况,使用权限是所有用户。df格式[options]主要参数-s:对每个Names参数只给出占用的数据块总数。

-a:递归地显示指定目录中各文件及子目录中各文件占用的数据块数。若既不指定 -s,也不指定一 a,则只显示Names中的每一个目录及其中的各子目录所占的磁盘块数。

-k:以1024字节为单位列出磁盘空间使用情况。

-x:跳过在不同文件系统上的目录不子统计。

-l :计算所有的文件大小,对硬链接文件则计算多次。

-i: 显示inode信息而非块使用量。

-h:以容易理解的格式印出文件系统大小,例如136KB、2 4MB、 21GB。

-P: 使用POSIX输出格式。

-T 显示文件系统类型。

​设置文件系统的自动挂载​

/etc/fstab配置

包含需要开机后自动挂载的文件系统记录

​/dev/sdb1     /mailbox        xfs defaults   0 0

分区             挂载点             文件内系统类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解析:MAX1441应用电路与JTAG接口板连接
下一篇:java生成excel并导出到对应位置的方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