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M32的传统USB 2.0接口到Type-C的转换方案

网友投稿 580 2022-11-03

基于STM32的传统USB 2.0接口到Type-C的转换方案

围绕USB Type-C接口的话题已经很火爆了,很多公司也推出了Type-C相关芯片。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不分正反双面接插、传输速度快、供电强悍、支持音视频传输。

我们知道,STM32芯片大多数型号都带USB  DEVICE或USB OTG模块,随着Type-C接口的不断推广与普及,STM32芯片的USB模块如何与Type-C接口连接的问题,自然会逐渐出现在STM32应用工程师的面前。

ST官方有个应用笔记【AN4775】介绍了如何用USB Type-C替代传统USB 2.0连接器的方案建议。同时,笔记里也简单介绍了有关USB Type-C及USB电源传输的一些基础知识。

这里不妨一起先看看USBType-C接口的几个术语和管脚图。

一、USB Type-C接口的几个术语 DFP【Downstream Facing Port】:下行端口。它与USB数据流有关。一般是指HOST或HUB的端口,从设备器件与此类端口相连。 UFP【Upstream Facing Port】:上行端口。它与USB数据流有关。一般是指DEVICE端口或连接着其它HOST或DFP HUB的HUB端口。 SOURCE: 供电端口。该端口上的CC脚接上拉电阻,并通过VBUS对外供电。一般指HOST或DFP HUB端口,比方传统的Type-A端口。 SINK: 受电端口:该端口上的CC脚接下拉电阻,它从VBUS取电。一般指device端口,比方传统的Type-B端口。 DRP【Dual Role Port】双角色端口。既可做SOURCE又可以做SINK的端口,角色可以固定也可以协商切换。

二、USB Type-C接口的管脚图 USB Type-C接口一共24个管脚,分对称性连接和非对称性连接。 对称性连接: -USB 2.0 差分信号对(D+/D-); -电源脚:VBUS/GND;

非对称性连接: -两套支持USB3.1数据传输速度的TX/RX信号脚; -通道配置脚【CC脚】,用于接插及角色的监测、供电等配置管理; -两路边带信号脚【SBU】,用于模拟音频模式或DP备选模式;

从上面管脚图可以看到两个CC配置脚,分别是CC1和CC2。不过对于一个方向的插头而言只有一个CC脚与之相连。对于两个CC脚,DFP端口必须与之接个上拉电阻Rp;UFP端口必须与之接个下拉电阻Rd。通过检测与CC脚相连的Rp/Rd电阻的电平来确认插入方向和设备角色。

最后,我们看看ST官方给出的针对不同角色的STM32芯片从USB 2.0传统接口转到Type-C接口的实例原理图,一目了然,诸位需要时可以参考使用。

关于上述内容的更多细节,可以去ST社区资料专区()或者直接下载。

STM32/STM8

意法半导体/ST/STM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美国云服务器可以为小型跨境电商带来什么价值?
下一篇:基于USB接口芯片CH371实现USB外设演示板的通讯设计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