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cpu占用率如何看
288
2022-11-04
linux防火墙之firewalld
一、firewalld概述
1、firewalld
firewalld防火墙是Centos7系统默认的防火墙管理工具,取代了之前的iptables防火墙
工作在网络层,属于包过滤防火墙
firewalld和iptables都是用来管理防火墙的工具(属于用户态)来定义防火墙的各种规则功能
内部结构都指向netfilter网络过过滤子系统(属于内核态)来实现包过滤防火墙功能
firewalld提供了支持网络区域所定义的网络链接以及接口安全等级的动态防火墙管理工具
支持IPv4、IPv6防火墙设置以及以太网桥(在某些高级服务可能会用到,比如云计算)
拥有两种配置模式:运行时配置与永久配置。
2、firewalld 与 iptables 的区别
(1)作用点
iptables主要是基于接口,来设置规则,从而判断网络的安全性。 firewalld是基于区域,根据不同的区域来设置不同的规则,从而保证网络的安全。与硬件防火墙的设置相类似。
(2)存储位置
iptables 在 /etc/sysconfig/iptables 中储存配置, firewalld 将配置储存在 /etc/firewalld/(优先加载)和 /usr/lib/firewalld/(默认的配置文件)中的各种 XML 文件里。
(3)新规则的使用
使用 iptables 每一个单独更改意味着清除所有旧有的规则和从/etc/sysconfig/iptables 里读取所有新的规则 使用 firewalld 却不会再创建任何新的规则,仅仅运行规则中的不同之处。因此firewalld 可以在运行时间内,改变设置而不丢失现行连接。
3、firewalld 区域的概念
firewalld防火墙为了简化管理,将所有网络流量分为多个区域(zone) 然后根据数据包的源IP地址或传入的网络接口等条件将流量传入相应区域 每个区域都定义了自己打开或者关闭的端口和服务列表。
firewalld防火墙预定义了9个区域
区域名称 | 作用 |
---|---|
trusted(信任区域) | 允许所有的传入流量。 |
public(公共区域) | 允许与ssh或dhcpv6-client预定义服务匹配的传入流量,其余均拒绝。是新添加网络接口的默认区域。 |
external(外部区域) | 允许与 ssh 预定义服务匹配的传入流量,其余均拒绝。 默认将通过此区域转发的IPv4传出流量将进行地址伪装,可用于为路由器启用了伪装功能的外部网络。 |
home(家庭区域) | 允许与ssh、mdns、samba-client或dhcpv6-client预定义服务匹配的传入流量,其余均拒绝。 |
internal(内部区域) | 默认值时与home区域相同。 |
work(工作区域) | 允许与 ssh、dhcpv6-client 预定义服务匹配的传入流量,其余均拒绝。 |
dmz(隔离区域也称为非军事区域) | 允许与 ssh 预定义服务匹配的传入流量,其余均拒绝。 |
block(限制区域) | 拒绝所有传入流量。 |
drop(丢弃区域) | 丢弃所有传入流量,并且不产生包含 ICMP的错误响应。 |
最终一个区域的安全程度是取决于管理员在此区域中设置的规则。区域如同进入主机的安全门,每个区域都具有不同限制程度的规则,只会允许符合规则的流量传入。可以根据网络规模,使用一个或多个区域,但是任何一个 活跃区域 至少需要关联 源地址或接口。默认情况下,public区域是默认区域,包含所有接口(网卡)
4、firewalld数据处理流程
firewalld对于进入系统的数据包,会根据数据包的源IP地址或传入的网络接口等条件,将数据流量转入相应区域的防火墙规则。对于进入系统的数据包,首先检查的就是其源地址。
firewalld检查数据包的源地址的规则:若源地址关联到特定的区域(即源地址或接口绑定的区域有冲突),则执行该区域所制定的规则。 若源地址未关联到特定的区域(即源地址或接口绑定的区域没有冲突),则使用传入网络接口的区域并执行该区域所制定的规则。 若网络接口也未关联到特定的区域(即源地址或接口都没有绑定特定的某个区域),则使用默认区域并执行该区域所制定的规则。
二、firewalld防火墙的配置
1、firewalld防火墙的配置方法
使用firewall-cmd 命令行工具。 使用firewall-config 图形工具。 编写/etc/firewalld/中的配置文件。
#开启防火墙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service
2、常用的firewall-cmd 命令选项
--get-default-zone :显示当前默认区域
--set-default-zone=
3、区域管理
(1)显示当前系统中的默认区域
firewall-cmd --get-default-zone
(2)显示默认区域的所有规则
firewall-cmd --list-all
(3)显示当前正在使用的区域及其对应的网卡接口
firewall-cmd --get-active-zones
(4)设置默认区域
firewall-cmd --set-default-zone=home firewall-cmd --get-default-zone
4、服务管理
(1)查看默认区域内允许访问的所有服务
firewall-cmd --list-service
(2)添加服务到public 区域
firewall-cmd --add-service=--zone=public
(3)查看public 区域已配置规则
firewall-cmd --list-all --zone=public
(4)删除public 区域的服务
firewall-cmd --remove-service=--zone=public
(5)同时添加服务到默认区域,设置成永久生效
firewall-cmd --add-service=--add-service=--permanent firewall-cmd --reload firewall-cmd --list-all #添加使用 --permanent选项表示设置成永久生效,需要重新启动firewalld服务或执行firewall-cmd --reload命令 重新加载防火墙规则时才会生效。若不带有此选项,表示用于设置运行时规则,但是这些规则在系统或firewalld服务重启、停止时配置将失效。 --runtime-to-permanent:将当前的运行时配置写入规则配置文件中,使之成为永久性配置。
5、端口管理
(1)允许TCP的443端口到internal 区域
firewall-cmd --zone=internal --add-port=443/tcp firewall-cmd --list-all --zone=internal
(2)从internal 区域将TCP的443端口移除
firewall-cmd --zone=internal --remove-port=443/tcp
(3)允许UDP的2048~2050端口到默认区域
firewall-cmd --add-port=2048-2050/udp firewall-cmd --list-al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