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 事件驱动架构与 EventBridge 二三事

网友投稿 353 2022-11-06

EDA 事件驱动架构与 EventBridge 二三事

作者|肯梦 当下比较成功的企业已然认识到,要想最大限度提升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务必将业务和技术两方面的举措紧密结合起来。运营事件或业务形势的变化是时下众多企业关注的焦点,这些变化能够为企业领导者带来切实有用的信息,而架构设计的主旨恰恰是从客户联系人、交易、运营等方面的信息中获取洞见,两者相辅相成。传统技术历来对企业从事件中获取洞见的速度有着诸多限制,比如用于记录、收集和处理此类事件的批处理 ETL(提取、转换、加载)。 事件驱动型架构 (EDA) 方兴未艾,作为一种 Serverless 化的应用概念对云原生架构具有着深远影响。当我们讨论到一个具体架构时,首当其冲的是它的发展是否具有技术先进性。这里从我们熟悉的 MVC 架构,SOA 架构谈起,聊一聊关于消息事件领域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消息事件领域的发展趋势

到 2022 年,事件通知的软件模型将成为超过 60% 的新型数字化商业的解决方案; 到 2022 年,超过 50% 的商业组织将参与到事件驱动的数字化商业服务的生态系统当中;

单体架构:在单节点服务中,单体应用的所有模块都封装在单个进程运行,通信通过相同堆栈调用完成。这种模式下非常容易导致结构和关系不明确,难以对系统进行更改和重构。就像一个不透明的,粘稠的,脆弱的,僵硬的 Big Ball of Mud! 分层架构:在经典的分层架构中,层以相当谨慎的方式使用。即一个层只能知道它下方层的数据。在随后的实际应用中,更多的方式是一个层可以访问它下面的任何层。分层架构解决了单体架构的的逻辑分离问题,每一层都可以被等效替换,层区分也更加标准化,同时一个层可以被几个不同/更高级别的层使用。当然,层也有比较明显的缺点,层不能封装掉一切,比如添加到UI的某个字段,可能也需要添加到DB,而且额外多余的层会严重损害系统性能。 MVC 架构:MVC 架构产生的原因其实很简单,随着业务系统的复杂性增加,之前所谓“全栈工程师”已经不适用大部分场景。为了降低前端和后台的集成复杂性,故而开始推广 MVC 架构。其中,Model 代表业务逻辑,View 代表视图层比如前端UI的某个小组件,Controller 提供 View 和 Model 的协调比如将用户某项操作转为业务逻辑等。这里还有很多扩展架构,譬如 Model-View-Presenter ,Model-View-Presenter-ViewModel,Resource-Method-Representation,Action-Domain-Responder 。 EBI 架构:即 Entity,Boundary(接口),Interactor(控制)。EBI架构将系统边界视为完整连接,而不仅仅是视图,控制器或接口。EBI 的实体代表持有数据并结束相关行为的实际实体,很类似阿里云的 POP API。EBI 主要还是后端概念,他是与 MVC 相辅相成的。 洋葱架构:洋葱架构是一种低耦合,高内聚的架构模型。所有的应用程序围绕独立的对象模型构建,内层定义接口外层实现接口,耦合方向向中心内聚,所有代码都可以独立与基础设施进行编译和运行。 SOA 架构:SOA 是 Service Orientated Architure 的缩写,即面向服务架构。表示每一个功能都是通过一个独立的服务来提供,服务定义了明确的可调用接口,服务之间的编排调用完成一个完整的业务。其实这个架构也是目前架构中最成熟的,日常使用最多的架构模式。

什么是 EDA 架构

当客户购买汽车并且其状态从 For Sale 变为 Sold 是一个事件。 成功交易后,从帐户中扣除金额是一个事件。 单击预订试驾后,从将预约信息添加到指定用户就是一个事件。

EDA 架构的落地实践思考

For Event Capturing(事件收集):具备采集事件的能力 For Routing(事件路由):通过事件内容将事件路由分发至于下游的能力的 For Event Processing(事件过滤/替换):对事件进行脱敏或初步过滤&筛选的能力

松耦合:事件驱动架构是高度松耦合且高度分布式的架构模型,事件的创建者(来源)只知道发生的事件,并不知道事件的处理方式,也关心有多少相关方订阅该事件。 异步执行:EDA 架构是异步场景下最适合的执行工具,我们可以将需要事件保留在队列中,直到状态正常后执行。 可扩展性:事件驱动架构可以通过路由&过滤能力快速划分服务,提供更便捷的扩展与路由分发。 敏捷性:事件驱动架构可以通过将事件分发至任何地方,提供更敏捷高效的部署方案。

当然,劣势也很明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工程师多年的电容式传感器数字化通用检测接口设计经验
下一篇:SpringBoot利用限速器RateLimiter实现单机限流的示例代码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