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单片机串行口红外通信的设计

网友投稿 246 2022-11-13

关于单片机串行口红外通信的设计

多费率电能表是我国目前节约用电和计划用电政策下不可缺少的电能计量产品,多费率电能表的通信

一般兼有

接口和

485接口。红外通信具有直观、操作简便、可靠性高等优点,是电能表中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通信方式,是电能表和掌机之间实现抄表、编程、校时、数据管理等功能的有效手段。采用新茂

SSU7301(51系列)、日本光电子公司的红外发射管SE303和红外接收管

C12043,以及单片机串行口、2个

/计数器可以有效地实现红外通信功能。

1 红外通信原理

红外通信是利用波长为900nm~1000nm的红外波作为信息的载体,发射装置把二进制信号经过高频调制后发送出去,接收装置把接收的红外高频信号进行解调为原来信息的一种通信传输方式。其中调制方式有脉宽调制(通过改变脉冲宽度调制信号PWM)和脉时调制(通过改变脉冲串之间时间间隔调制信号PPM)两种,本文采用PPM脉时调制方式。

2 串行口红外通信硬件设计

2.1 红外发射硬件设计

红外发射是利用单片机SSU7301的串行数据发送口TXD(P3.1)控制驱动三极管BG1进行二进制数据“0”和“1”的传输(数据由串行发送缓冲器SBUF中送出),以及利用P3.4口控制驱动三极管BG2进行高频38.4kHz调制(高频驱动信号由定时器/计数器T0的方式2自动重装模式产生),从而可靠地实现了红外发射管D1在传输数据“0”时进行高频红外发射和数据“1”时被截止的发射功能。状态关系见表1,波形见图2。

2.2 红外接收硬件设计

红外接收是利用红接收管PIC12034收到高频信号输出低电平确定为数据“0”,而没收到高频信号输出高电平确定为数据“1”的方式经过解调,把数据通过单片机SSU7301的串行数据接收口RXD(P3.0)进行串行方式接收(接收数据存储在串行口缓冲器SBUF中)。

3 红外通信软件设计

DL/T645-199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中规定电能表的红外载波频率为38kHz±1kHz;初始速率为1200 bps;通信的字节格式为8位二进制码D0~D7,传输时加上一个起始位(0),一个偶校验位P和一个停止位(1),共11位,传输时先传低位,后传高位,传输序列见图3。根据以上要求,本设计中红外载波频率采用38.4kHz,波特率为1200bps,串行口采用模式3为9位异步通信方式,加1位起始位和1位结束位,传送一个字节数据为11位。

3.1 红外载波和定时器/计数器T0设置

f2=38.4kHz 得T=1/f2=1/38.4k≈26×10-6=26 μs所以高频调制反转的周期TC=T/2=26/2=13μs

3.2 串行口和定时器/计数器T1波特率发生器设置

串行口采用模式3为9位异步通信方式,波特率为1200bps。由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的操作模式选择位SM0、SM1都置1设置为模式3,当定时器/计数器T1模式控制器TMOD中C/T=0和M1M0=10时,SSU7301的定时器/计数器T1设置成模式2方式作为波特率发生器,其波特率表示为:

波特率=(T1的溢出率)/ n当SMOD=0时,n=32;当SMOD=1时,n=16,(本设计中SMOD=0)则波特率=(T1的溢出率)×2SMOD / 32T1的溢出率=(f1/12)/(28-T1初值)得:波特率=(T1的溢出率)×2SMOD / 32        =[(f1/12)/(28- T1初值)] ×2SMOD / 32得:定时器/计数器T1初值TL1=TH1=28-(f1×2SMOD )/(12×32×波特率)           =256-(11.0592×106)/( 12×32×1200)           =256-24=232=0E8H

3.3 程序设计

4 结束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记一次云计算测试实验-openstack-icehouse-compute节点-安装neutron
下一篇:java 移动文件,并修改名称方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