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PLC的组成及原理

网友投稿 282 2022-11-15

详解PLC的组成及原理

典型的可编程控制器组成框图如图6-17所示。

图6-17 典型的可编程控制器组成框图

输入单元

图6-18

输出单元

图6-19

中央处理器

输入/输出接口

当用户所需要的输入、输出点数超过PLC的输入、输出点数时,可通过I/O扩展口来扩展输入、输出的点数。

电源

PLC的电源分为四种,即输入端电源1、输出端电源3、PLC内部工作电源2和后备电源(图6-17中没画出)。输入端电源1为PLC现场输入信号的电源;输出端电源3用于驱动PLC输出端的负载;电源2主要用于中央处理机;后备电源(锂电池)用于停机或突然失电时,防止RAM中的信息丢失。锂电源的使用寿命为3~5年。

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PLC的工作方式

PLC以扫描方式工作,其工作过程分为五个阶段:本机诊断阶段、通信请求检测阶段、输入采样阶段、程序执行阶段和输出刷新阶段,如图6-20所示。

(1)本机诊断阶段

每次扫描时首先执行自诊断程序,其诊断内容为检查 I/O 部分、CPU 处理器以及外设接口等。如果发现异常,将停机显示出错。

(2)通信请求检测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检测编程器或计算机是否有通信请求。若有通信请求,就进行相应处理,如接收编程器的程序、命令和各种数据,并把状态、数据、出错信息等送给编程器或计算机显示。

(3)输入采样阶段

图6-20 PLC工作方式框图

PLC一旦运行,不论输入端是否接线,都以扫描方式按顺序读取所有输入端的状态,并将其保存在存储器的输入状态寄存区中,然后进入程序执行阶段。

(4)程序执行阶段

PLC根据输入状态及其相关参数执行程序,并将执行结果传递到下一步,同时将执行结果写入存储器的输出状态表寄存区中保存。

(5)输出刷新阶段

程序执行完毕后,将输出状态表寄存区中的所有输出状态信号送到输出锁存电路中,以便输出单元将数字信号转换成现场信号并输送给执行机构。

PLC就这样不断重复执行上述五个步骤,直至系统下达停机命令。

梯形图工作原理

图6-21是一种PLC控制电动机直接启动的接线图,其中包括梯形图和指令表。

图6-21 PLC控制电动机直接启动的接线图

按下SB2按钮开关,发送停止命令,梯形图中输入继电器0002的常闭接点断开,输出继电器线圈0500“失能”,其接点0500复位,交流接触器KM的线圈失电复位,电动机停止转动。

PLC与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区别

② 接点结构不同。继电器控制电路中的常开、常闭接点是由实际的有形接点构成的,而PLC中的常开、常闭接点则由软件决定的。每只继电器的接点数量是有限的,而PLC中每只软继电器的接点数量是无限的。继电器的接点寿命是有限的,而 PLC 中软继电器的接点寿命是无限的。

④ 接线方式不同。继电器控制电路图中的所有接线都必须逐根连接,缺一不可;而在PLC中,除输入、输出端需要实际接线外,内部的所有软接线都是通过软件完成的。内部软接线的改变通过修改控制程序来完成。

⑤ 工作方式不同。继电器控制电路中的电源接通时,各继电器都处于受约束状态,该吸合的会吸合,不该吸合的因受某种条件限制而不吸合;而 PLC 则采用扫描循环执行的方式,即从前到后周而复始,因此,从激励到响应有一个时间的滞后。一般来说,最大滞后时间为2~3个扫描周期。

⑥ 组合模式不同。一只电磁继电器能直接完成某一项控制任务;而PLC要完成某一项控制任务时,必须有输入继电器、输出继电器和应用程序共同参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原来excel也能做职业数据分析(步骤完整且过程详细)
下一篇:mybatis example如何自动生成代码 排序语句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