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sscanf函数的用法是什么
285
2022-11-21
基于FPGA的DDR3用户接口设计技术详解
图1 系统背景框图
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DDR3的控制,提取感兴趣的模块可以得到简化的框图:
图2 DDR3用户接口设计整体框图
三、MIG时序要求 Xilinx MIG v3.7 IP核的一般写命令操作时序[7]如下图所示:
图3 MIG用户接口的时序要求(突发长度为8)
由以上时序图可以得到连续写命令的控制要点: 1、 当app_rdy(DDR3核准备好信号)和app_en(DDR3核使能信号)同时拉高的时候, 写命令和写地址有效。 2、 当app_wdf_rdy(DDR3写FIFO准备好信号)和app_wdf_en(DDR3写FIFO使能信 号)同时拉高的时候,写入数据有效。 3、 突发长度为8时每两个控制周期对应一组突发数据,则每写入两个数据就要给出一个 app_wdf_end(帧尾信号)。 4、 写命令与写数据的操作时序要在两个时钟周期以内。
四、用户接口设计及时序分析 由上面MIG操作时序要求提出基于等待的写命令写数据同时发送机制。这种方式有一个好处:数据基本不会留在DDR3的FIFO里面,这样,就不用考虑app_wdf_rdy会拉低的情况,方便了写数据的操作,提高了时钟利用率。其基本思路如下图所示:
图4 基于MIG的用户接口设计基本框图
由上图设计的状态机所得的时序如下图所示:
图5 用户设计时序图
时刻②检测到ADFIFO非空,于是读使能拉高,下一个状态为写数据状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