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务及隔离级别的简单介绍

网友投稿 274 2022-12-02

事务及隔离级别的简单介绍

一、什么是事务:

事务逻辑上的一组操作,组成这组操作的各个逻辑单元,要么一起成功,要么一起失败。

二、事务特性(4种):

原子性 (atomicity):强调事务的不可分割。 一致性 (consistency):事务执行前后的数据的完整性保持一致。 隔离性 (isolation):一个事务执行的过程中,不应该受到其他事务的干扰。 持久性(durability) :事务一旦结束,数据就持久到数据库。

三、如果不考虑隔离性引发安全性问题:

脏读 :一个事务读到了另一个事务的未提交的数据。 不可重复读 :一个事务读到了另一个事务已经提交的 update 的数据导致多次查询结果不一致。 虚幻读 :一个事务读到了另一个事务已经提交的 insert 的数据导致多次查询结果不一致。

四、解决读问题: 设置事务隔离级别(5种)

● DEFAULT 这是一个PlatfromTransactionManager默认的隔离级别,使用数据库默认的事务隔离级别.

● 未提交读(read uncommited) :脏读,不可重复读,虚读都有可能发生。         ● 已提交读 (read commited):避免脏读。但是不可重复读和虚读有可能发生。         ● 可重复读 (repeatable read) :避免脏读和不可重复读.但是虚读有可能发生。         ● 串行化的 (serializable) :避免以上所有读问题。

Mysql 默认:可重复读 Oracle 默认:读已提交

五、事务的传播行为

六、事务的四个特性以及对应的子系统:

(1)原子性(A):安全性管理子系统;

(2)一致性(C):完整性管理子系统;

(3)隔离性(I):并发控制子系统;

(4)持久性(D):恢复管理子系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两阶段终止模式
下一篇:java ThreadGroup的作用及方法详解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